来源:教学教研处 发布时间:2019-01-15 点击: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教学
——2019年首届统编版《皇冠体育投注》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
韦 春 2019.1.6
目前,部编教材的施行,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困惑,对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尤为重大,《皇冠体育投注》《皇冠体育投注》,让很多教师一头雾水,如何教,教的“度”在哪里?这次研讨会,及时地对这个问题进行解惑,并从整本书的阅读角度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
会议中,儿童阅读专家、语文教育专家、大陆第一位儿童文学博士王林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整本书的阅读犹如移山,那么,阅读教学有没有更高效的途径?
一、有关儿童阅读的相关表述
《皇冠体育投注》中《皇冠体育投注》提出: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该在400万字以上。《皇冠体育投注》提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皇冠体育投注》认为: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用单篇短章,原因是生活中,或者不久的将来,学生经常拿在手里的是整本的书,不是几百言几千言的单篇短章,这么习惯了,遇见其他的书也就不至于望而却步。
结合有关研究,不难发现,阅读教学的方向变了: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由重视字词教学到理解教学;由精熟的字词学习到阅读策略学习;由讲解教学到讨论教学;由纸质阅读到多种媒体的阅读;由单文阅读到儿童阅读。
二、完整阅读的层次性
阅读是多层次的,完整的语文阅读应包含四个层次。课文阅读:识字、写字的基础阅读;群文阅读:在文章的比较中发展新的观点;整本书阅读:生活中多数时候是读整本书;主题书阅读:偏好某一类题材或作者的阅读。需要注意的是,阅读的这四个层次是渐进掌握的,而大部分人只掌握、停留在第一层次的阅读上。
根据这四个层次,如何进行基于教材的“大阅读”课程构建?
精读(精读课文,习得方法)——略读(速读课文,形成能力)——群文阅读(略读课文,实践方法)——整本书阅读(阅读整本书,发展能力)
教学中,教师应时刻思考:我的教学如何能帮助学生成为独立的阅读者、写作者和思考者?我如何融合学校学习的要求和社会生活的真实能力?我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三、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常见问题
囿于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师在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中常常会产生许多疑惑,例如时间、形式、如何推荐书目等等。
1.时间从哪儿来?
有的教师会问:“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就已经很困难了,如何再去进行多余的阅读教学呢?”王林博士指出几点意见:去掉繁琐的课文分析,仅保留精简有用的部分;去掉课堂上大量的无谓的朗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熟练就可以了,无需整体读完个体读,男生读完女生读;去掉枯燥无益的语文作业;去掉实际作用不大的语文活动;利用其它闲暇时间,如阅读课等。
2.如何为学生推荐图书?
教材里推荐的图书,如“快乐读书吧”系列图书;由教材延伸的阅读产品,如“课文作家作品系列”;迈向更广阔的童书世界,寻找认同度比较广的出版社出版的童书。
3.整本书的阅读教学有哪些形式?
首先,课前导读课,进行简单的引导,激发兴趣;其次,班级读书会,分享读书心得,各抒己见,巩固阅读兴趣。
四、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设计
整本书的教学设计要从大处着眼,宜粗不宜细,不用像课文教学一样,抠字词句,标点修辞和所谓的表达技巧。给孩子更多的表达时间和空间,相信孩子的阅读能力,提出有挑战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讲授整本书才有的真实的阅读策略。具体来说,有以下五点。
1.认真细读原著
要有文体意识,文学作品要抓住语言、形象、结构、主题角色等文学要素来分析,调动自己已有的阅读经验——这本书有没有丰富我的阅读经验?贴近作者的创作意图,不要不得要领,也不要过度诠释,用儿童的心灵来体会。
2.查找该书或者该作家的资料
翻一翻有关该作家和该作品的评论,判断有无用来做教学的案例,还可以找一找其他人的书评或导读文字。
3.思考从哪几个方面来提问
通过提问引导讨论,因为“讨论”是整本书教学的核心。提问时需要把握的一些原则:少提小问题,多提大问题;少提事实性的问题,多提诠释性的问题;少提认同性的问题,多提批判性的问题;少题简单陈述的问题,多提创意思考的问题;少提封闭性的问题,多提开放性的问题。我们常见的有“六层次提问法”和“4F提问法”。六层次提问法包括复述、解释、整合、延伸、评价、创意。“4F提问法”则包含Facts(这本书告诉我的事情)、Feelings(我对书中事情的感受)、Findings(我对书中事情的分析和评论)、Futrues(书中的事情对我以后的运用和影响)。
(1)了解作品基本内容的提问,主要围绕角色、地点、时间、情节、主题、作者等基本要素提问。①谈故事中的角色:故事中有哪些角色?谁是故事中的主角啊?主角的个性是怎么样的?除了主角之外你还喜欢哪个角色?我们认识的人谁像主角呢?书中的哪个角色和其他书中的角色相像呢?②谈时间: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什么年代?故事发生的季节是什么时候?这个季节对故事的发展有何影响,整个故事延续了多久,主角克服了好几项困难,它们的顺序是怎么样的?这个故事如果发生在另一个时代还可信吗?③谈情节:主角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故事情节发展是单纯的还是曲折的?故事情节的发展合理吗?故事情节的发展让你有什么感觉呢?故事中哪些情节让你觉得和自己的经历很像?④谈主旨:通过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有什么成语或名言可以概括故事的道理?这个故事传达的主旨和你原来的生活经验有什么联系?你认同作者的想法吗?哪些地方有不同看法?⑤谈主题:从书名,你猜这是一本什么主题的书?从封面设计和图,你猜这是一本什么主题的书?这本书让你联想到其他相关的主题的书没有?这一类主题的书有没有因为作者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观点?你更倾向于谁的观点?还是都不认同,为什么?
(2)教师常用的引导讨论的语言:对不起,能简单地表达你的想法吗?请再说一遍好吗?这个观点很有意思,能再多说一点吗?他的意见如此,有没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吗?假如你是……你会怎么做?你肯定一定是如此吗?作者的哪些观点支持你的看法?你能为所讲的内容举个恰当的例子吗?如果**事情没有发生,那么结果是怎么样呢?这次讨论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我不赞同你的想法,因为……对没有达成共识的部分,我们还可以怎么样?
4.渗透整本书的阅读策略
预测、已有知识和经验、联想、提问、图像化、推理、找出主旨及重点、综合、检视理解、作者的观点。
5.思考有哪些延伸活动
可以进行推荐卡、语意图、思维导图、概念网、对照表、范恩图、书卡、回应日志的创作等等,还可以把阅读与写作结合,想象另一种结局,或者设计作业单,制作手工书或自制图画书。
设计整本书教学思考的重点:深度阅读阅读策略,读写联结,审辨思考
五、整本书教学的几个关键词
1.乐趣
如果失去了去阅读将会怎样?
首先思考:假如你是一位喜欢阅读的人,你会讨厌什么?总有人来指导你该读什么不该读什么,不断有人来问你读懂了没有,不断有人来问你读后明白了什么道理,碰到不喜欢的书也要硬着头皮读,碰到不懂的字和词,被要求停下来查字典和词典,规规矩矩地坐在书桌前读,读后被要求做练习题和写读后感,过于严肃的讨论氛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不应该要求学生做那些热爱阅读的人不会做的事情。
(1)文学有哪些乐趣?
引发我们的情绪乐趣,感受角色学所经历的欢乐和痛苦;运用阅读策略的乐趣,感觉自己是一个成熟的阅读者;认同小说中的角色,发现为自己找镜子的乐趣;通过文学观察的乐趣,观察世界的变动和人性的复杂;逃避和想象的乐趣,在想象中脱离现实与他人讨论的乐趣;在对话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乐趣能教吗?
欣赏文学是一种可以学习的技巧,教学容易挫伤乐趣,也可以制造乐趣,关键是教什么和如何教,有的乐趣可教,有的乐趣不可教。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可以制造乐趣呢?宽松自由的讨论氛围,有思考价值的提问,思考本身也是一种乐趣,尊重学生的思考和发言,小组合作完成一些有趣的活动,有创意和惊奇的设计,学习有效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不用太多书写的作业单,从一个故事或一首小诗开始的课堂。综上,我的观点是,只有教,学生才会体会到乐趣;另外,大量读了,乐趣就能自动发展出来。
2.创意
创意本身就是乐趣的一部分。去掉设计课文时的一些固有思路,可以向其他学科延伸,而不只从语文阅读角度考虑。
3.策略
阅读策略的教学:阅读前中后;文学圈:群书阅读;读写结合:文学回应日志;读书会:阅读与讨论;为学生朗读:聊书。
4.评估
阅读教学的评估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过程与能力,阅读数量与速度,阅读行为与态度。
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主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让学生爱阅读,会阅读,必须在课前备课上下足功夫。课堂中,不必一开始就讲文章的写作手法,这只是“授”,可以让学生先用一种手法写一个句子或一段话出来,看能不能跟作家写的有一样的地方,教师再给予点拨,这叫“仿”“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对于整本书的阅读教学,教师首先自己要读、要思,再用自身的热情去感染、带动其他学生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