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9-12-18 点击:
充满运动激情和创新活力的2019年长三角地区特级教师教学研讨会于11月1日在江苏省南通市圆满地落下了帷幕。
这次在南通举办的2019年长三角地区特级教师教学研讨会,通过南通崇川学校这个活力四射的教学现场,为参会者创设了和谐包容的教学研究氛围。在数千名活泼可爱的中、小学生参与下以“健康第一:基于深度思维的体育学习”为主题,展开了一系列活动。
本次长三角地区特级教师教学研讨会盛况空前,60多位体育特级教师和500位体育骨干教师济济一堂,短短两天,六节体育实践课、一节健康教育课、一场大课间观摩,两个专家讲座,六个点评课和十几位专家、老师的发言,使我受益匪浅。
一、热点:健康素养的提出,对体育教育教学与创新的思考
本次特级教师论坛研讨会专家讲座由南京体育学院张蕴琨教授给我们开讲,她现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委员会运动营养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体育科学学会理事,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
这是我第二次见到张教授,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去年年底我参加首届江苏省小学健康教育教学竞赛的时候,张教授当时是大赛总评委和赛后点评嘉宾。本次张教授所作的报告主题为:“提升健康素养,助力体育教学”。《皇冠体育投注》总体框架出台后,“核心素养”成为一个热词,今天张教授的报告又提出了一个新名词——健康素养,一下激起我脑海诸多思考:什么是健康素养,它与健康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与体育教学有什么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带着这些疑问,我用心倾听,并作了详实的笔记。
首先谈一下健康,世界卫生健康组织给健康的定义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现如今又提出了健康五要素,健康已不仅仅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还需智力健康与道德健康。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影响健康的因素有:1、行为和生活方式;2、遗传因素;3、社会因素;4、医疗条件;5、环境与地理气候。
接下来谈一下健康素养,是指人们为了促进和维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在其生命历程中,根据自己所处的不同健康环境条件的要求,所拥有的获取、理解、甄别和传播健康信息能力的程度。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的定义是指个人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健康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的正确理解,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与基本素质。
低健康素养的结果是:1、更高的健康花费;2、更高的死亡率;3、更高的住院率;4、更少的预防措施使用率;5、更低医嘱遵守率;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家长、体重、环境、受教育水平等。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张教授指出普及健康知识,养成健康行为是提高健康素养水平的有效举措。健康行为是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是提高健康意识、改善健康状况并逐渐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关键。
健康行为包括:1.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作息和卫生习惯;2.控制体重;3.远离不良嗜好;4. 预防运动损伤和疾病;5.消除运动疲劳6.保持良好心态;7.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力。具体表现形式: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掌握与应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
健康素养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一致——为了健康,内容相辅相成,密切联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引领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的学练,而且要重视健康教育的教学。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教学有机结合,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
新时代,新使命。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和终身发展,提升健康素养,创新体育教学。
二、亮点:基于深度思维的体育学习
本次长三角地区特级教师教学研讨会主题是“健康第一:基于深度思维的体育学习”,前半句健康第一好理解,后半句基于深度思维的体育学习有些不解,充满困惑。当下为什么要提出深度思维?它与深度学习又有着怎样的关系?接下来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副校长,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基础教育专家培养对象,江苏省体育特级教师倪晨瑾的讲座让我豁然开朗。
研究的背景源于PISA测试,近几年PISA考试提高了要求:2015年新增“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2018年增加“全球胜任力”,2021年增设“创造性思维的能力”。2018年中国学生SAT的平均分数为1213分,美国学生SAT的平均分数为1509分,差距高达近300分。这300分主要差在“比较和评价论点”这类题型中。这种“比较与评价”乃“批判性思维”的核心。
思维能力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等,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常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还是人类的发明创造,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
小学体育学科教学流程:1、观看示范;2、聆听讲解;3、积极模仿;4、纠正错误;5、巩固练习;6、熟练掌握。体育学科思维训练的现状:教学过程有思维的元素,但是缺乏:积极主动的思维习惯,联系生活的思维角度,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举一反三的思维发散。现如今的教学方式需要我们更加注重自主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式学习,项目式学习,趣味化学习。
思维能力与深度学习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倪特首先谈了一下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的学习新思想和事实,并将它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2016)深度学习的基本特征是重视高层次的思维和能力。浅层学习就是学习比较低端的知识、记忆性的知识和简单的理解。深度学习则是指培养高端的能力包括高级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华东师范大学,冯佳慧,2016)思维能力与深度学习改变教育方式,传统的教育:教师制导、说教型教学、单学科脱离情境的孤立模块、独立学习/竞争学习、教师作为知识布施者、均质分组。革新的教育:学生探索、交互型教学、交叉学科、带实际情境的可延伸模块,合作学习,教师作为学习帮促者,异质分组。
体育教师思维的培养途径有哪些呢?倪特指出:1.思维导图;2.翻转课堂;(学习单、预习视频)3.乐高玩具;4.生活联想;5.创意设计;6.反思随笔;听了倪特的报告,我就想将我校周三无作业日孩子们的时间充分利用在体育预习、体育锻炼上。
三、焦点:基于深度思维的体育展示课
本次长三角地区特级教师教学研讨会上最吸引人注意的是六节体育实践课。江苏的两节课均有特级教师来上,更引来众多参会者的围观。
因为是三节课齐开,就需要老师们有选择的听。卫红老师的大名如雷贯耳,我果断的选择去听卫特的课。南京市秦淮区卫红老师向全体教师展示了小学五年级技巧《皇冠体育投注》,刚好今年我也教五年级。
在上课之前,卫老师以对歌的游戏形式来拉近与学生们的距离,同时活跃了课堂的氛围。肩肘倒立是一项技巧性较高的体操项目,卫老师用不同方式的游戏比赛贯穿整个课堂。“仰卧传鞋”、“蹬车轮爬山”、“水上芭蕾舞”每一个环节都是精心设计,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练习形式的多样化、趣味化,给学生一种好奇、新颖的感觉。在肩肘倒立的学习时,学生通过模仿、自练、互练,不断强化动作定型。学生在趣味十足的氛围中,积极学练,完成了体育技能的学习。
点评课时,当知道卫老师已经58岁时,全场不禁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58,这个数字不是限制,而是现场魅力所在。卫红老师以独具匠心的课堂设计、精彩的课堂演绎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魅力,完美演绎深情耕耘体育教学40多年的至诚匠心。
最后培训还有一个小插曲,整个培训快要临近结束时已经到了饭点,会场很多老师都陆续离开。我和志鹏却一直坐在座位上认真地倾听,并做详实的笔记。最后深受省体育教研员孟文砚处长的感动,给我们每人赠送一本书。
廖伟岸